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全力打造区域一流心脏中心

2024-03-01 17:04:27来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编辑:林凌

日门诊最高超500人次,日心脏介入手术破20台次,风湿性二尖瓣修复术、主动脉夹层等高难度手术2023年达700台次……在老百姓家门口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用“内外兼修”一站式服务解决“烦心事”,收获患者信赖,值得家属放心,得到群众认可。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始终将患者需求和百姓期盼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方向,立足四川省医学中心定位,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攻克高难度复杂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创下川东北区域内心血管疾病领域多个“首例”“第一”,全力打造区域一流心脏中心,实现心血管疾病筛查、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诊疗管理模式,切实提升了南充及川东北区域心血管常见疾病和疑难急危重症疾病的救治水平。

“一站式”就诊,守护百姓“心”健康

心脏中心是为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过程遇到“急难愁盼”问题的民“心”工程。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下,经过前期充分调研、中期周密部署、后期科学配置,于2月6日在医院新区门诊部4楼7区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

心脏中心采用“一站式”就诊服务,把原来分散在不同区域的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脏彩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门诊、医技科室集中整合在中心区域内。 心血管疾病患者进入中心后,从就诊到住院、从急诊抢救到导管室救治、从重症病房转到普通病房再到后期康复,能够接受 “一站式”便捷就诊、“全链条”优质服务。

超声科负责人岳文胜介绍,相比原来费时费力在不同楼层、区域的就诊、检查,如今在心脏中心就能直接完成,让患者和医生在咨询、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便捷了许多,效能不断提升。“一站式”就诊服务让患者少跑路、少排队、少等候,将宝贵时间真正花在“看病”上,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内外兼修”,内外科联合、多学科融合

为深刻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心脏中心从成立之初就贯彻多学科联合优化诊疗模式,四川省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超声科等多学科强强联合,强化技术沟通,细化资源共享,优化诊疗方案。在临床路径上,打破心内科和心外科的学科界限,通过 “一站式”杂交介入手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切实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费用,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给患者带来最优获益。

心血管内科主任兼心脏介入治疗中心主任吕湛介绍,医院心脏中心致力于为复杂先心病、冠心病、瓣膜病、大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患者建立个体化规范诊疗与全程管理体系,以收治区域内复杂、危重和疑难心血管疾病为“硬核”实力担当,为患者带来“心”生。每年常规完成各类心脏介入手术4000余例,在冠状动脉闭塞病变、分叉病变、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主动脉内气囊反搏以及三维标测下(Carto)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快速心律失常的除颤起博治疗(ICD)、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等高难度技术领域,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心脏中心紧跟国内外心脏疾病治疗前沿技术,心脏大血管外科不断挑战各种复杂危重症心脏病诊治,手术种类、手术难度、手术数量在省内位居前列:风湿性二尖瓣修复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TTVR),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Sun's手术、B型及非A非B型主动脉夹层微创腔内支架修复术……心脏中心团队一次又一次从死神手中挽救一个个宝贵生命,托起患者“心”希望。

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赖应龙表示,团队一直致力于突破技术瓶颈,攻关技术难题,以创新精神引领学科发展。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涵盖心脏瓣膜病、缺血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心脏外伤等多种疾病,多项特色技术填补川东北片区相关领域空白,技术力量省内先进、区域领先。尤其是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修复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微创经胸骨上段小切口A型主动脉夹层Sun's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A-TEER,Valve-Clamp)、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TTVR)达国内先进水平。去年一年就完成风湿性二尖瓣修复术、主动脉夹层等高难度手术700台次以上,成为区域内“标杆”。

心脏中心的科学设置、高效运转、紧密协同,也不断推动介入医学中心、手术中心、放射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MDT团队的融合发展,带动急诊、麻醉、康复、护理等核心专业齐头并进,确保诊疗各个环节规范高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体化的精准诊疗。

未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将充分发挥四川省医学中心的引领、辐射作用,凸显学科专业优势,推动心血管疾病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和康复一体化发展,带动心理干预和中医药辅助心脏康复,建立完善包括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全生命周期心血管疾病患者医疗服务模式。心脏中心将在新的起点上,促进创新技术拓展和高精尖科研攻关,将中心打造成一张闪亮的川北医名片,不断提升区域内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与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孙丹 刘勇 杜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