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领跑 仪陇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2023-12-25 11:34:53来源:南充日报编辑:林凌

仪陇县赛金镇小麦种植基地(资料图)。

2021年8月,仪陇县提出乡村振兴“揭榜试点”机制,通过自主申报、综合研判、陈述竞评等程序,综合确定10个“揭榜试点”项目,由县财政匹配衔接资金3766.5万元用于试点项目建设,旨在探索、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样板。

项目于2022年3月正式启动。一年多来,各试点项目乡镇(街道)大胆探索,各试点项目乡村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新风貌。

探索新机制产业发展各具特色

作为乡村振兴“揭榜试点”综合提升类试点项目镇,仪陇县赛金镇以高家坝村为核心,将王铜罐村、大屋基村、袁家坝村等4个村一并纳入此次试点项目提升范围。

12月21日上午,笔者走进高家坝村,成片的麦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这一片属于仪陇县粮经融合现代农业园区,包括金银花套种基地、高产稻麦基地、半山粮油基地,采取‘田保姆’模式,实行‘油菜(小麦)+水稻’、‘金银花+大豆’的复合种植模式。”赛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廖彦军告诉笔者,赛金镇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健全服务体系和利益联结机制,由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和四川万农富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牵头,共同建设粮经融合现代农业园区。

笔者了解到,同一园区,不同产业,探索的机制模式也有所不同。金银花套种基地实行“123”模式,即:公司统一标准管理、村集体两次分红、农民三次收益。“农民获得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和套种作物收益金。”廖彦军介绍,该模式实现了“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四方受益。高产稻麦基地实行“145”模式,将收益10%作为协会公益、40%作为群众收益、50%作为公司收益;半山粮油基地则推行“1333机制”,村集体经济收入、抗风险基金、村民收益、合作社收益分别按比例分配。

“创新社会化服务最大程度降低了种粮成本,增加了群众收入。”廖彦军表示,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抓住“揭榜试点”项目,坚持抓重点、显亮点、创特点,突出规划引领,通过试点新机制、强化基础配套建设等,全面对产业园区进行综合提升。目前,全镇已建成12000亩粮经融合现代农业产业园、10000亩晚熟柑橘产业园,惠及农户3000多户。

同为综合提升类的铜鼓乡,“揭榜试点”项目涉及凌云山、九龙山2个村。该乡通过试点项目资金688.4万元,撬动企业资金和其他资金1274.5万元,用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产业提档升级等,累计修建、加宽通村公路和产业便道13公里,整治土地1000亩,修建技能培训中心2处、旅游基地1处,配套完善5000平方米育苗大棚、5000平方米农产品初加工厂房。

“我们打出基础提升、产业提档、招商提效三大组合拳,纵深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成功落地项目5个。”铜鼓乡党委书记闫国举表示,通过“揭榜试点”项目的带动,九龙山、凌云山两村形成产业共育、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人员共用,抱团联动发展的模式,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凌云山村探索的“山顶‘果盘子’、山腰‘菜篮子’、山底‘粮袋子’”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地“丘区小山村”发展的新“样板”。

发挥党支部“头雁”作用集体经济迸发活力

连日来,仪陇县福临乡建华村的柑橘产业园里格外热闹,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晚熟柑橘,分拣打包后发往成都、重庆等全国各地。“我们都是订单式销售,完全不愁销路。”该村党支部书记徐伟介绍,近年来,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村企”,组织发展优质柑橘、蔬菜、粮油、水产养殖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该村先后获得“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

建华村以发展集体经济为抓手,按照“1353”工作思路,实施“揭榜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强村富民路子。2023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80余万元,吸纳群众就近务工2000余人次,带领全村340余户农户共走富裕之路。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村党组织和一个有本事、有闯劲的领头人。该乡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的引领作用,发挥“头雁”作用,确立了“村党支部+村企+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动员村民们将闲置土地拿出来流转,并参与管理。

“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村企’,主要为业主和农户提供产业园农资配送、农机社会化服务等综合服务,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徐伟介绍,目前,该村柑橘种植面积达1200余亩,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柑橘产业家庭农场16个。

三河镇鹞子洞农村社区以“揭榜试点”为契机,利用118万元专项资金,由社区党支部牵头,整治100亩撂荒地,新建优化标准桑园,并套种大豆、榨菜、土豆等粮经作物;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修建蚕棚、蓄水池、产业便道。

仪陇县粮经融合现代农业园区(资料图)。

“在‘揭榜试点’项目的推动下,村集体经济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带动引领性更强。”鹞子洞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鹏说,目前,村集体经济产业园200余亩,带动该农村社区1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务工、增收。

新政镇银山农村社区活动阵地为原三元乡政府驻地,闲置用房面积达2000平方米,发展利用前景巨大。该社区党支部通过盘活“硬”资源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利用已有的闲置房屋,一方面,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站,在免费为本村经济困难的独居老人提供服务的同时,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由村集体代管;二方面,将闲置房屋租赁给企事业主,按市场价收取租金。”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彭灵贤介绍。

深挖文化内涵乡村焕发新风尚

作为乡村振兴“揭榜试点”基层治理示范项目镇,复兴镇以玉皇观农村社区为试点,坚持探索以传承德孝等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基层治理行动,形成了以德孝文化传承为重心的基层治理工作机制。

“这个光荣榜每个季度都在更新,现在公示的是今年重阳节评选表扬的家庭和个人。”12月21日,在玉皇观农村社区活动阵地,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刚国指着“光荣榜”公示栏告诉笔者,社区已连续11年举办重阳节“坝坝宴”活动,并以传统节日为契机,评选表扬先进,引导群众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遵守和传承传统道德文化。

近年来,该社区还积极探索推行积分管理制度,深入挖掘德孝典型,积极推进“德孝模范光荣榜”行动,坚持开展“好儿媳”“好公婆”“德孝家庭”等评选、创建活动,营造“孝老爱亲”的浓厚文化氛围。“这些年,先后有400多人次登上光荣榜,激励着大家比学赶超。”张刚国笑着说。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我们已经在其他村推广玉皇观农村社区的试点经验。”复兴镇党委书记许航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基层治理,大力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试点项目乡镇还深挖红色资源,以红色文化浸润人心,传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时代新风。

福临乡插旗山村,是烈士陈光第的家乡,其子蔡恩培、陈学礼均90岁高龄,蔡恩培还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村里成立了“陈光第事迹宣讲队”,蔡恩培、陈学礼和陈光第的孙子陈明是主要成员,他们不定期会在村里给干部、群众和学生宣讲红色故事。同时,还成立了“老陈会客厅”,调解邻里纠纷,收集社情民意。

该村党总支书记陈良礼说,过去,插旗山村宴席很多,宴席上凉菜就有五六道,加上热菜一般都在20道以上,浪费十分严重。现在,通过对村规民约的宣传,村民办宴席每桌菜大多不超过12道,文明新风尚正在形成。(张明 文/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