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乡村旅游有看头 玩转绿谷四季游

2020-05-08 11:09:16来源:南充日报编辑:王青山

成功创建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等,成功举办四川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年均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5%。近年来,西充县以打造“中国西部绿谷”和“中国西部最美乡村” 为目标,深度挖掘“有机、生态、绿色”资源,大力建设特色乡村旅游景点,完善配套设施,创新运营模式,强化宣传推介,短短数年已结出丰硕果实。

有机整合 打造精品景区

近年来,该县将绿色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有序推进景区开发,努力打造旅游休闲的生态乐园。

“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大有可为,游客四季都可到西充乡村赏美景。”该县旅游局副局长赵建平说,该县按照“农旅一体、产村共融、整体联动”的总体思路,将旅游发展与现代农业、幸福美丽乡村建设、交通枢纽建设等规划有机整合,联动推进产业、项目、景点建设,将景区发展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相衔接,聘请知名机构编制完成《西充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张澜故居、中国有机生活公园、充国香桃源等景区建设详规。

“乡村旅游需要深挖旅游资源潜力。为此,我们以古楼充国香桃源、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百福寺森林公园等景区为重点,着力打造了一批精品旅游景区。”赵建平说,该县通过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机制,多方筹措建设资金,集中打造以有机农业观光体验、乡村度假休闲、健康养生养老等于一体的百里乡村旅游示范带。目前,全县整合涉旅项目资金近10亿元,集中投向张澜故居、中国有机生活公园等10多个精品旅游景区。短短数年,实现了乡村变景区、田园变花园。

为了提升景区综合承载能力,该县加强了农民文明礼仪习惯养成和生活素养的提升,深度开发了板凳龙、祥龙嫁歌、手工剪纸等民间艺术,编排了川北民歌、戏剧、皮影等表演活动,不断提高景点的文化内涵。

宣传营销 提升知名度

春赏花、夏尝果、秋游湖、冬访梅,从春季的桃花节到夏季的品果节,从南充市第五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到四川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一个接一个的旅游大戏轮番上演的背后,是该县根据“四季有节”的要求,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通过节庆搭台,旅游唱戏,高端宣传营销的方式,向外界大力推荐西充乡村旅游品牌。

记者从《西充县2016年旅游宣传营销方案》中了解到,今年3月,第四届桃花节落幕;4月,玫瑰花节接过了“接力棒”;7月,“绿谷之夏·欢乐乡村”乡村旅游夏季游即将开幕……

“我们邀请了多家媒体记者和文化名人开展创作采风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赵建平告诉记者,该县依托央视等高端平台,在央视网国际频道开设“蜀地·西充”专栏,推出《远方的家》西充专辑等;利用西充乡村景点,拍摄制作了《凤凰情》、《夜孔雀》等5部电影、60余部微电影;邀请了省内外摄影名家来西充摄影采风,并制作出版了《中国西充·绿色征途》、《品味西充》等旅游画册和宣传书籍。此外,先后举办“张澜先生诞辰14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施瓦辛格低碳中国行”等重大活动,特别是2015年全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该县成功举行,吸引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日报》等38家主流媒体参与活动宣传报道。

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和媒体的宣传报道,极大提升了西充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

五大模式 助农增收

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美景、健康的有机美食、可口的农家饭菜、丰富的旅游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到来。

随着西充乡村旅游业的兴旺,沉寂的乡村迅速热闹起来。游客的到来,不但为该县带来了较高的人气,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不仅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农民收入,让当地农民尝到乡村旅游的甜头。

“如果不是发展乡村旅游,我们就住不了新房子,也过不上好日子。”说起乡村旅游为农村带来的变化,凤鸣镇双龙桥村村民何富聪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何富聪告诉记者,他是回乡创业的农民,回家后开了一家农家乐,年收入有7万元左右。

“发展乡村旅游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富民增收。为此,我们探索出乡村旅游发展的‘企业主导型’、‘新村依托型’、‘产业带动型’、‘网络直销型’、‘名人故里带动型’五大助农增收模式。”赵建平告诉记者,该县不仅制订完善各类乡村旅游发展优惠政策,对重大旅游项目在功能配套、项目整合、奖扶奖补等方面予以倾斜,还引导和鼓励景区周边群众大力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服务业,并对乡村农家乐(酒店)进行统一规划指导、统一技能培训,严格加强管理,促进乡村旅游加快发展。目前,该县共培育农家乐230余家、农家客栈78家、土特产品经营点82家。

据统计,今年1至6月,全县共接待游客178.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8%、26.4%。(李同周)

■相关链接

五大乡村旅游模式

模式一:“企业主导型”。 位于义兴镇的中国有机生活公园,是由百科有机种养殖公司建设的集有机农业展示、 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体验、户外健身拓展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该景区坚持企业统一规划、统筹建园,建成有机果蔬基地1.1万亩,配套建设鲜花大世界、冷链物流中心、有机品鉴一条街等乡村旅游景点,完善吃住行娱购游一体化服务体系, 基本形成了农旅互动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模式二:“新村依托型”。凤鸣镇双龙桥新村,按照“体现乡村田园风光、保留农村庭院生活情趣”理念,集中规划建成川东北风格的新农村综合体。该村村民依托景区自主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兴办农家乐、农家客栈、农产品超市等配套服务业,带动景区村民年户均增收2.4万元。

模式三:“产业带动型”。 充国香桃源景区位于西充县古楼镇,是集香桃文化博览、乡村风情体验、山地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开放式花卉田园观光区。以此为依托,按照“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成立产业合作社12个,对“充国香桃”统一生产指导、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包装营销,将普通水果打造为特色旅游商品。今年桃花节期间,景区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0余万元。

模式四:“网络直销型”。 仙湖山庄位于同德乡,占地1000余亩,已建成欧式风格的农家别墅群,该景区实行“统一网上直销、个性预约订制、接待统筹安排”的营销方式,吸引了游客回归田园生活、体验农耕文化、找寻心灵净土,景区农户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

模式五:“名人故里带动型”。 张澜故居4A级旅游景区发挥伟人效应。围绕“张澜先生诞生地”历史文化资源, 充分发挥伟人故里品牌优势,在深入开发景区历史人文资源的同时,成功引进明宇集团等企业,投资建设明和农博园、盛祥玫瑰花谷等重点产业项目,配套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体验等相关业态, 带动景区内农家乐户均增收7万元以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