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青观有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金灿灿的油菜花仿若一幅金色油画。李同周 摄
●衡欢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是建设农业强县的头等大事。近年来,西充县严格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连片打造35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在让老百姓吃好的同时,西充更关注吃得健康。全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有机生产基地达到106个、25万亩,有机农业年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60%以上,有机规模居西南第一,并成为首批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
1藏粮于地建设高标准农田54.13万亩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西充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打造35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保障和稳定粮食产能的重要载体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力抓手,集中打造了一批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农田,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在常林镇金祠寺村,西充县鱼米之乡项目粮油基地内,麦苗青青、菜花金黄,曾经一块块分散的小田变成了大田,起伏的坡地变成了平地,田间地头多了一条条产业路、灌溉渠。
“过去我们这的田地零星散乱、形状不规整。地势矮的田地容易受涝,地势高的田地又容易受旱,耕种困难。”金祠寺村党支部书记杨俊感慨,高标准农田整治后,村里的农田彻底变了样,田成块、地平整、路相通、渠相连,大大改善了耕种条件。
据悉,该县鱼米之乡项目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4万亩,规划区域涉及6个乡镇33个村(社区),辐射带动全县发展稻鱼综合种养5.6万亩。2022年,基地增产优质水稻约2200吨、水产品2000余吨,实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粮渔双赢”,成为市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鱼米之乡项目是我县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35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的重要内容。”西充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建平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打造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基础和关键,该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着力优化田块布局,坚持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提升机械作业能力;比照丘区农机作业条件,新建产业路、机耕路;完善田间渠系,配套蓄水设施,推广节水灌溉等。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目前,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54.13万亩,2023年将新(改)扩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建成区域内,农田排灌能力达80%、农机作业能力达70%,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60万公斤,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全县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2藏粮于技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
农业强县,提升粮食产能是首要任务。西充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围绕技术、种子等关键环节,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全力以赴提高粮食产量。
“勤浇水,温度较高时每天浇两次,温度过低则需盖拱膜……”近日,笔者来到西充县常林镇锦屏山村水稻暗化催芽机插秧育秧技术示范田,只见秧盘内已冒出点点新芽,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正在向村民讲解育秧期技术要领。
据悉,水稻暗化催芽机插秧育秧技术采用基质硬盘暗化育秧,是该县农业农村局今年创新推广的育秧模式,所育秧苗出苗整齐,根系发达,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秧苗存活率,减少病虫害发生,节肥节水,降本增效。
在鸣龙镇回龙场村小麦全程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示范地,一块块麦田郁郁葱葱,麦浪随风起伏。该基地播种10个小麦品种,面积共20余亩。技术人员运用小麦全程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在基地种植多个小麦品种进行田间对比实验,筛选出高产、优质、高抗且适合该县种植的品种,在全县推广。
在西充县义青观有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金灿灿的油菜花在广袤田野不断延伸,仿若一幅金色油画。园区采用稻田免耕直播油菜技术,因地制宜实行“稻-油”轮作,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合理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既增加粮油总产量,又有助于地力培肥,为水稻丰收打下基础。
一项项新技术、新模式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降低了人工成本,更实现了不误农时、不误农事,促进粮食产能稳步提升。2023年,西充县坚持“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的“两稳、两扩、两提”粮食生产总要求,播种小春粮食22.06万亩,预计总产量6.3万吨;计划完成大春粮食总播面64.3万亩,预计总产量26.2万吨。
为抢抓农时,确保全年粮油“双增”,该县按粮油作物种类将生产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村(社区)、组,落实到户和田间地块,建立领导干部包片、技术干部蹲点的粮油生产服务机制,分区域分种植制度为农户提供“一站式”“套餐式”技术服务,抓好农资调剂供应,强化物资保障,开展农资市场打假专项行动等,切实做好小春作物病虫草鼠害监测预警、防控工作,大力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为粮食生产全程护航,确保实现全县粮食生产目标,促进农民增收。
3数字赋能万余台智慧农机跑出春耕“加速度”
眼下,忙碌的春耕生产全面展开,作为全省10个智慧农机装备提升示范区项目实施地之一,智慧农机助力春耕生产成为西充今年一大亮点。全县39家农机专合社的1万余台(套)智慧农机在田间地头往来穿梭,跑出了春耕生产“加速度”。
近日,在关文镇塔水桥村南充市涛哥哥农业有限公司豆玉复合种植基地,装有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气吸式北斗导航精播机正在进行播种作业,随着机械隆隆而过,一粒粒饱满的大豆、玉米种子便躺进松软的泥土里。
笔者注意到,气吸式北斗导航精播机每一个播种口都安装有红外报警器。导航系统屏幕上,清晰显示着提前规划好的播种路线和行距,精播机按照既定路线精准播种。
“凭借北斗高精度的定位能力,驾驶员基本不用操纵方向盘,通过导航系统自动控制,便能一次性完成玉米、大豆播种以及施肥作业,省时又省力。”南充市涛哥哥农业有限公司种植项目负责人罗梦雅介绍,气吸式北斗导航精播机每小时能完成10亩左右的播种任务,极大提高了播种效率,由于安装了红外报警器,可有效避免重播、漏播现象。与传统农机相比,气吸式北斗导航精播机依托智能技术可保障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舒适化操作。
赵建平介绍,为提高种植效益,破解农业生产成本高等难题,该县建设了智慧农机+综合农事服务综合体,把全县农机纳入智能化管理,通过农机智慧服务手机APP,实现“找农机、找农活、找机手”网络化、一站式无缝对接。目前,全县39家农机专合社,1万余台机具,500余名机手信息,24家农机维修、配件销售网点全部进入平台,实现了智能化管理。2022年网上服务交易2378单、作业面积120万亩。
同时,该县积极做好社会化服务,拓展农业托管、农资配送和农机维修“三大”业务,扶持发展农机专合社,大力开展农资、育苗、机耕、机播、机种、机收等各类培训,建立各类社会化专业服务队伍,全力构建“主体多元、市场运作、竞争有序、服务优良”的农业生产社会化体系,打造集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的服务园区。
2023年,全县新培训机手200人次,全县农作物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覆盖面积18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