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智敏:让杂技艺术“闪耀”世界

2022-04-14 14:12:18来源:南充日报编辑:王青山

赵智敏参与表演《顶杆》

赵智敏培训学员

人物档案

赵智敏,国家一级演员(专技三级)、中国杂技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联委员、四川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旅厅四个专业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库(艺术子库)专家、南充市文联副主席,现任南充市杂技团党支部书记、团长。

赵智敏自幼从事杂技演绎事业,曾获墨西哥民族艺术节金奖。其主演的杂技节目《小跳板》《蹬椅》《顶杆》《车技》《大武术》等荣获多项大奖,并多次受邀前往美国、英国、法国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曾率团在纽约百老汇新胜利剧院驻演42天,获得巨大反响。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伍罗文博文/图

杂技,是辉煌与艰辛并存的艺术,台上的惊艳一瞬,是台下数十年的积累。杂技演员们各有“绝技”,然而“绝技”大成,往往付出的代价是伤痕。即便如此,杂技演员依然苦中作乐,在千百次的挑战中寻求突破。

专业杂技演员是如何“炼”成的?日前,南充市杂技团团长赵智敏讲述了他作为一名杂技演员的成长故事。

A从“尖子”到“底座”

19世纪初,全国有三大杂技之乡:河北吴桥、江苏盐城、河南濮阳。

南充杂技的发展,与江苏盐城的一朱姓家族创建的杂技“双凤马戏班(又称朱家班)”密切相关。“朱家班”走南闯北,最终安定在南充,与本地杂技班子融合,成为南充市杂技团。

赵智敏出身于杂技世家,曾祖父朱相成是著名杂技大师,外公朱锦堂是“朱家班”的创始人,外婆谷长英是盐城知名的杂技演员,父亲赵保中、母亲朱林红也是著名杂技演员。

在家中长辈的熏陶下,6岁的赵智敏便踏上了学习杂技的艺术道路。

“练杂技很苦,当时早上6点就要起来练功,大冷天穿件单薄衣服,练完以后汗如雨下。”赵智敏回忆,他练完功以后就去学校上课,放学后还要接着练。

1978年,9岁的赵智敏成为当时南充地区杂技团的学员。因为功底扎实,加之天赋异禀,赵智敏11岁便成为正式杂技演员,表演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节目《小跳板》。

“这个节目需要我在空中翻跟斗后,再稳稳落在另一个人身上。”赵智敏说,空中演员俗称“尖子”,地面演员则称“底座”,节目难度比较高,为了保障演出顺利,他平均一天练习翻跟头大概近百次。

首次演出顺利后,身手敏捷的赵智敏备受重视,他练成的《蹬椅》《板凳顶》等经典节目相继轮番登台,获得观众好评。

然而,一个意外却让他短暂退出舞台。

“初上台时,我的身高是1米42,非常适合作为‘尖子’,所以学习的都是高难度空中动作。”赵智敏告诉记者,当了三年多的“尖子”后,身高陡增,个子一下窜到1米7左右,无法再当“尖子”。

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赵智敏的演员生涯刚开始便不得不结束。备受打击的他学习了舞台电工,成为杂技团的幕后工作人员。

“我就不能再登上舞台了吗?”在当舞台电工的三年里,赵智敏一直坚持训练力量、练健美,他不甘心待在幕后,最后做出决定:从头开始,再上舞台,成为“底座”演员。

“如果说‘尖子’追求的是灵巧,‘底座’更注重力量与平衡力。”赵智敏告诉记者,比如他练成的第一个“底座”节目《顶杆》,用的就是“压门子”训练,要求“底座”演员头顶一根载重250公斤重物的竹竿,每次必须坚持10分钟以上。

B率杂技团走出国门

不甘幕后,赵智敏如“苦行僧”般磨砺自己,力争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底座”演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的“魔鬼训练”,17岁的赵智敏转型成功,再次登上舞台。

“‘底座’是‘尖子’的最强支撑。”赵智敏说,当“尖子”成功飞跃并落在他的身上,全场掌声雷动时,他的心情也跟着激动起来。

再次收获成功,更加坚定了赵智敏的决心,让他在杂技的艺术道路上披荆斩棘。

“还有一个趣事,因为成为‘底座’,我和师妹刘燕搭档了《双人顶碗》,在排练中互生情愫,最后结为夫妻。”赵智敏说,夫妻俩合力表演的《双人顶碗》还荣获了墨西哥民族艺术节金奖。

曾经,南充市杂技团经济困难的时候,为了把杂技送到田间地头,让老百姓观看杂技艺术,他们长期“人货混装”走乡串巷,到全省各地巡演,虽深受欢迎,但一直没有机会在全国扩大名气。

1989年,赵智敏迎来了第一次出国表演的机会。

“当时,我的节目《顶杆》被重庆杂技艺术团看中,邀请我到菲律宾一起表演。”赵智敏说,走出国门,让中国传统艺术让更多人看到,机会难得。

归国以后,赵智敏向父亲赵保中讲述了在国外表演的经历。时任南充市杂技团团长的赵保中,敏锐察觉到南充杂技的发展机遇。

1995年开始,南充杂技表演不再局限于地方,走出四川,接连在上海白玉兰剧场、兰心大戏院、上海大世界等剧场驻场演出,取得了亮眼成绩。

“正是因为在上海的演出,南充市杂技团被美国一家娱乐公司相中,邀请到纽约百老汇新胜利剧院驻场演出42天,并多次亮相《纽约时报》、福克斯电视台等媒体。”赵智敏说,一炮而红后,南充市杂技团先后到过墨西哥、日本、法国、比利时、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艺术交流。

C用心传承杂技艺术

“等你学成杂技,开启艺术人生,我带你走遍全世界!”这是赵智敏的口头禅,也是他的杂技招生广告。

杂技属于特殊艺术门类,8至12岁是练习杂技的“黄金期”,学员入团学习杂技,仅基本功就要练习六七年,一个简单的动作经过上千遍的反复捶打,才能保证能够正常演出。

“杂技学员不好招,大多数家长都认为练习杂技太苦了,害怕孩子受伤。”对赵智敏来说,招收学员成了难题。

“其中,还有一些家长存在误区,认为杂技演员是‘跑江湖’的,难登大雅之堂。”赵智敏说,他将微信朋友圈当成了“广告平台”,把国外演出的精彩瞬间作为“广告内容”,生动展示杂技的艺术魅力。

“杂技是传统国粹,这些年发展势头足。”赵智敏说,为了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2018年,南充市杂技团和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联办了杂技魔术传习班,实行全免费教学,如今已有40多名学员。

“这批学员中有不少‘好苗子’,期待他们登台亮相,走向更高的艺术殿堂。”赵智敏说。

近日,记者来到顺庆区药王街的南充市杂技团,一进入训练室,就被热火朝天的景象吸引,百余平方米的训练室里,杂技演员们或凭肢体力量搭起“多层人梯”,或凌空跳起翻跟斗……

“目前,南充市杂技团正在创排大型杂技情景剧,迎接将在南充举行的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赵智敏介绍,该剧讲述南充的丝绸文化,值得期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