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只为心中的那份创作梦。近日,石春元妙对古典名著《红楼梦》,已完成6000句。近日的一个下午,冬日难得的阳光分外暖人,“瑞丽嘉都”小区一幢九楼的斗室中,69岁的石春元正伏案创作。他表示,力争明年10月完成万句全部创作,让《红楼梦妙对》一书早日出版。
石春元还在部队服役时,就有“军旅诗人”的雅号。早在1987年,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的艾青就这样评价他:石春元是个从戎写诗十六年的青年军人,他沿着自己纯粹悟性创作过程,受着理想的引导,他正走出落叶、泥巴和积着雪片的夜的沼泽,直向文学光明顶登攀。
妙对《红楼梦》启梦二十载
为《红楼梦》中的妙句、名句、配对,挖掘中国文学语言宝藏,助推名著阅读。一直以来,都是石春元的梦想。
2001年,他还在部队时,就萌生了此想法。得知女婿有如此“宏愿”,石春元的岳母直叫好。随后的日子里,岳母支持创作,妻子全力相助。就这样,石春元一头扎进为《红楼梦》的妙句配对中。
“此开卷第一回也”这是《红楼梦》第一回第一句文字,石春元觉得此开场白很有意思,于是思来想去,为其配对“他陈言千宗事端”。《红楼梦》中“咏菊”有这样一段话“别圃移来贵比金”,石春元认为此句很精炼。于是,他将其配对“清空连袂云作衣”。
后来的日子里,因部队宣传任务重,石春元一度停下笔。但有生之年完成为《红楼梦》配对的梦想,一直萦绕在他心头。
石春元直言,为古典名著配对,压力很大,弄得好画龙点睛,弄不好一落千丈。虽然如此,他仍为自己传承中国文化的努力而感到欣慰。并希望自己的创作成果能为国内红学界献礼。
《红楼梦》走进他牧牛生活
苍溪县云峰镇有个石陈村,上世纪50年代初,石春元就出生于这里,初中读到两年半时他停了学。
石陈村地处大山,当地生产条件差,干农活不行的石春元只好为生产队放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生产队的出纳员藏有《红楼梦》和《西游记》两本书。借过书来,石春元找了一个口袋,将书装入里面,放牛出门时,学着《儒林外史》中王冕当年读书的模样,将其挂到牛角上。一路晃悠悠来到山坡上,牛儿吃草,他就看书。那段迷读《红楼梦》山坡上牧牛的日子,令石春元终生难忘:睡在白石包梁上,对着天光日影,迎着朝阳春天里的童心,走在红楼景苑里。
“当时一些字还不认识,我就借助字典。”石春元说,在那段百无聊赖的日子里,他先后通读了《红楼梦》和《西游记》,正由于此,两部书中的大多情节他一直不忘。
也是在这段日子里,石春元对写字有了兴趣。生产队里知道后,让他写标语记工分。有一次,他在队里的一处山崖上写标语,每个8平方米大小。他腰上系着绳子,被人从山顶上放到山腰,然后悬在石壁上划格子,再用红油漆写。
正是这一特长,为他后来入伍获得“入门劵”。
厚积薄发为了“红学梦”
“《红楼梦》中警句联语比比皆是,艺海拾贝,风翎在上,苍龙卧后,联子有趣。”延续20年的梦想为《红楼梦》配对,石春元觉得,一副联语就是一首诗、一则故事。
唐山地震后,石春元前往震区采访时买了一套《红楼梦》,对其进行细研苦读,反复揣摩诗词联语。他被红楼名句雅辞感染陶醉。
着手配对创作后,他克服种种困难,一发不可收拾。近五六年来,他加快创作步伐,将出书时间定格。
石春元在《红楼梦》中寻觅佳句,并为其妙对,得益于部队提供的平台,以及长期自学和创作实践打下的坚实基础。入伍新兵集训结束,他被分到独立营当报道员。而他在《锦州日报》发表的第一篇处女作并非新闻稿件,而是一首《欢庆四届人大》的诗歌。这首9字一行共16行的诗歌见报后,在军营引起反响。
冰冻三尺百日寒/炉火万锻闪青焰/知识越积越精深/脑子愈用愈灵便。这是石春元1977年发表在《辽宁日报》上的“勤学篇”。辽河油田宣传干部张景明读后即写信给该报,评价其“笔调真挚、朴实,民歌气息浓,颇有思与境谐之感。”
艾青称“他有他的新理想”
目前,石春元配对的6000句中,其所配对原著的词句都属精选。他注重配对词语词义的相近性。有时为斟酌一个字往往要费半天工夫。“《红楼梦妙对》一书分上、中、下三卷,共89万字。”石春元说,每页还加经典注释,每一回卷首附评语。“红楼梦赓续文化瑰宝薪火,传承古典高峰艺术……”石春元称,这是他创作此书的目的。
1987年,石春元诗集《花蕾之夜》出版。艾青在《中国青年报星期刊》“文学与青年”版头条发表为其作的序:属于理想的诗。序中说:像他这样一位生活在走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光荣诗歌传统国度里的年轻人,一面是中国和世界的古文化之光,一面是近年工业化国家的新潮流,他因袭着敏感的心绪和意态,发出了对历史、自然、宇宙的赞美,错愕和慨叹,他有他的新理想。
石春元先后结集出版5部诗集,正是他潜心创作结出的硕果。
“为《红梦楼》配对,我还有个想法,借此加入‘红学会’。”石春元坦露心迹。近些年来不懈努力,他游走于《红楼梦》大千世界,更坚定自己创作“广纳文史之妙”。
特约记者李波文/图
石春元翻看当年关于他与艾青的新闻报道剪辑
配对妙句的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