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了200年的“黉墙街”为何改名红墙街?

2021-08-24 08:16:53来源:南充晚报编辑:王青山

现在的红墙街

孔迩街小学的围墙

顺庆区红墙街原名黉墙街,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黉,在古时为学校的意思,黉墙即当时文庙的围墙,黉墙街就是文庙围墙旁的街道。上世纪80年代,为方便识别和书写,黉墙街改名红墙街。

毗邻文庙所以命名为黉墙街

8月23日上午,记者在红墙街看到,街道的一侧是多个居民小区,另一侧是孔迩街小学的围墙和一个空坝。

“据《南充县志》所载,南充顺庆城区旧时有府、县两座文庙。旧志中说‘府庙宋庆历中创建’,明初城址南移,洪武九年重修顺庆府文庙。后由于朝代更迭和社会动荡,多次遭到损毁,明嘉靖二十二年补修,天启年间再重修,康熙十年知府李民圣又重修府文庙。”顺庆区地志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的红墙街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由于毗邻当时的文庙,所以最初叫黉墙街,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为方便识别和书写才改名为红墙街。

黉墙街与当时的文庙一墙相隔,见证了顺庆府文庙的变迁。据了解,自清代文庙重修后,文庙内有崇贤祠、名宦祠、乡贤祠、忠义祠等。当年的文庙不仅是传承文化传统的场所,也是青年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重要基地。

“直至上世纪50年代初,文庙依然保存完好,当时文庙内设立有公立小学,即现在的孔迩街小学。”居住在红墙街的老住户朱广福告诉记者,记得当年透过文庙黉墙,抬头就能看到一道石牌坊矗立于教师办公室与教室之间的通道上,即棂星门;穿过石牌坊,便是泮池;池上的三拱石桥叫做状元桥,每座桥有3个桥洞。穿过桥就是气势雄伟的大成殿,殿的地基高出地面1米多,正面有3个地方可登殿;正中处是坡度约45度的方形石雕,上面精刻着二龙戏珠;大殿四角是4根直径约60厘米的仿铜大柱,上面精雕着滚龙抱柱,支撑着殿顶的琉璃瓦……

茶馆众多典型的市井民俗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黉墙街从清嘉庆年间,直至上世纪50年代前后,是南充的市井民俗街。黉墙街两边是各种店铺,有食店,有茶馆,有栈房之类,但最多的是各式各样的茶馆。《华阳国志》中曾这样写道:巴国向周王朝进贡的地方产品中有桑、蚕、麻、茶等。南充作为古巴子国的属地,饮茶历史之悠久是无可置疑的。早在西晋时期,巴蜀地区就有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出售茶粥的故事。自唐代开始,巴蜀即有茶馆开设。正是茶坊的出现,为民间演唱提供了广阔的场地。古城顺庆何时开设茶馆已难考证,但茶馆之多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饮茶也是果城民众最普遍的爱好。在果城中不仅繁华大街、码头、车站附近有茶馆,偏僻的小街小巷也有茶馆;而黉墙街毗邻文庙,同时又临近嘉陵江边,文人、游商、船工、商贩都在此逗留,这里的茶馆尤其多。

在《南充掌故》中也有着这样的记载:黉墙街上的茶馆一般分内外两厅,外厅较大,可设十余张茶桌,在茶馆表演的说唱艺人,说评书或打金钱板等,多在外厅。内厅一般设茶桌三四张,有的分设若干小间,每间房内设一张茶桌。那时,人们到茶馆里,除了会朋友、交流社会信息外,还可以欣赏民间艺人的表演。有时,一些川剧爱好者相约在茶馆打围鼓,一般也在外厅举行。遇有打围鼓或者当时有名望的艺人挂牌表演,茶馆内便座无虚席,过道上,四周墙边,门外街道上都站满了听众,有时甚至填街塞巷,挤得水泄不通。

“吃茶”评理特殊的茶馆文化

当时黉墙街上的茶馆还是地方各界议事聚会的场所。居民之间发生争执纠纷,往往相约到黉墙街的茶馆“吃茶”,请地方上有名望的人物出面来评理。在茶馆中,双方皆相约能言善辩的说客,请来地方名人断公道。到场名人如果能够断明是非,说服双方,则由输理一方付茶钱,或双方言和共付茶资。

此外,由于黉墙街靠近嘉陵江畔,很多嘉陵江上的船主,嘉陵江上游来的山货商、粮食商、药材商,重庆及下江来的商人都会到黉墙街上的茶馆逗留;因此,黉墙街上的部分茶馆成了当时商人洽谈贸易和招揽货运业务的场所。

上世纪50年代末期,黉墙街上的茶馆一度关闭,后在60年代又逐渐恢复。直到上世纪80年代,黉墙街上的茶馆再度风靡,当时的茶馆出售盖碗茶,也有说评书、打围鼓等表演。随着时代的变化,多数茶馆改用播放电视录像来招引茶客。这类茶馆因其价格低(每碗1元至3元)受到普通市民喜爱,但场地一般都比较狭窄,人员拥挤嘈杂,不便于商谈议事。1995年左右,红墙街的老式茶馆全部关闭了。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瀚誉文/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