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关键词看南充临江新区

2020-07-28 16:47:0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青山

四川在线记者 林凌 蒲南溪

7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充临江新区”。7月26日-27日,南充召开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深入贯彻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加快建设临江新区的决定》。

从嘉陵江畔款款走来,临江新区的是什么摸样?7月28日,设立南充临江新区新闻发布会上,新区面纱揭开。

关键词一:规划范围

包括16个乡镇(街道)面积398平方公里

南充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伍定介绍,临江新区规划范围包括顺庆区、高坪区、西充县所辖的16个乡镇(街道)所属行政区域,分别为顺庆区潆溪街道、搬罾街道、金台镇、渔溪镇,高坪区龙门街道、青莲街道和西充县多扶镇全部行政区域;顺庆区荆溪街道、新复乡、共兴镇、芦溪镇和高坪区小龙街道、江陵镇、走马镇、螺溪街道、老君街道部分行政区域,“面积39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32万人,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

伍定介绍,确定新区管理范围主要基于四点考虑:

一是区域连片,将两区一县所辖的16个乡镇(街道)纳入新区规划范围,便于要素集聚、避免区域分割,形成飞地。

二是通达性强,规划区域处于川东北经济区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集聚辐射效应较强,已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

三是产业基础好,规划区域拥有现代物流园、中法农业科技园等国字号园区和南充高新区、高坪航空港经开区、西充经开区等省级园区以及保税物流中心(B型)、四川自贸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等开放平台,集聚资源要素能力较强。

四是承载能力强,规划区域是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用地条件良好,可开发利用空间较为充裕。

关键词二:发展定位

确立了“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

“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南充临江新区发展要求,结合新区规划范围的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确立了‘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发布会上,伍定表示。

一是成渝北翼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引进先进制造业,建设以高端产业、高端技术、高端产品为引领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二是国家产城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坚持以城带产、以产兴城,打造川东北经济区创新资源集聚的科创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地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三是嘉陵江流域绿色发展引领区。把绿色生态作为新区的根本底色,加强嘉陵江流域综合保护,实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四是四川东向北向开放合作新高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重要开放口岸,拓展四川东向北向开放新空间。

关键词三:发展目标

“三步走”,到2035年,新区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00亿元

“我们通过科学测算,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目标。”伍定表示。

——力争到2025年,新区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实现内畅外联,核心功能区加速落地,产业组团加快形成,公共服务设施基本覆盖,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政策支撑和制度体系全面建立。常住人口达到5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60亿元。

——到2030年,新区城市形态基本形成,城市核心功能加快健全,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城深度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城市特色初步显现。常住人口达到8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元。

——到2035年,新区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建成成渝地区重要的高端产业集聚区,建成经济繁荣、社会祥和、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00亿元。

关键词四:主要任务

围绕发展目标和定位,统筹推进六大任务

伍定表示,围绕发展目标和定位,临江新区在今后的发展中将统筹推进六大任务。

一是围绕增强综合实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以加强与成都、重庆配套协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挥现代物流园、南充港和川东北金融中心支撑带动作用,打造现代服务业新高地;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法农业科技园等,发展休闲农业、绿色高效农业;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创意经济、共享经济等。

二是围绕释放发展活力,探索产城融合新路径。坚持产城一体,加快新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疏解老城区功能,实现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推进产教城融合发展,加快南充大学城建设,促进重大创新成果市场化运用和规模化推广,提升产教城融合发展水平。

三是围绕提升承载能力,建设高品质宜居新城区。按照东进北拓的城市发展新方向,整合科教文卫优势资源,打造功能明确、协调互动的产业、居住、科教功能区,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新城区。

四是围绕形成强大引力,培育开放合作新优势。充分发挥保税物流中心(B型)、四川自贸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等开放平台作用,加快培育开放经济新动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

五是围绕彰显独特魅力,打造生态文明新样板。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嘉陵江绿色生态走廊,探索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路径机制,切实发挥在嘉陵江流域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六是围绕激发内生动力,创新建设发展新模式。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组建新区建设集团和产业发展集团,设立市级专项发展基金、新区建设子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实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单列管理,建立健全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共同参与的新区开发建设机制,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