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改良、创新品牌、抱团出海 “中国绸都”要织出一幅锦绣前程

2018-12-06 08:47:0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青山

四川在线讯(记者 敬松)12月3日一早,南充市商务与粮食局的工作人员便忙得不可开交。“明年5月,中国西部国际丝绸博览会将在南充举行,届时我们将邀请逾百家中外企业参展,把南充打造成西部最大的丝绸展销地。”正在修改方案的茧丝绸科科长张平说,目前局里把筹办博览会当作头等大事。

南充从近代开始便拥有西南地区产业配套最齐全的丝绸工业产区。今年11月,南充市还被商务部授予全国唯一丝绸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称号。

然而,南充的丝绸产业同样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短板——企业研发能力弱、品牌叫不响、市场份额低等。近年来,南充市委将丝纺服装确定为全市“五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着力技术、品牌和市场三大抓手,让南充丝绸重现昔日荣光。

现状

步入重振旗鼓黄金期,但仍有瓶颈

“上世纪70年代,南充市农业收入一半来自栽桑养蚕,4个城里人就有两个人吃丝绸饭,南充工业的半壁江山当属丝绸产业。”原阆中丝绸厂副厂长王尚雪回忆,1985年,阆中丝绸厂就拥有固定资产2047.8万元,年产丝48.8万公斤,产值3210万元。“当时人们是挤破了头想来丝厂上班。”

伴随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以及江浙丝绸、国外丝绸异军突起,南充本土丝厂产销脱节渐入困境。“从1992年到2002年,阆中丝绸厂从成立集团公司到股份制试点,再到企业破产,工人下岗,其遭遇就是南充丝绸产业的一个缩影。”南充市丝绸文化研究会会长李伟不无感慨。

“进入21世纪,南充丝绸业焕发出新的活力。”李伟说,丝绸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丝绸企业的90%以上,市场机制在丝绸生产和流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中小型丝绸企业发展动力明显增强,产销走出低谷,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12月2日,在南充市嘉陵工业集中区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门口,众多游客正在拍照留念。“如今南充丝绸企业百花齐放,除了做主业,许多企业还开始涉足丝绸文化。”该公司总经理汪明树说。

如今在南充丝绸企业中,依格尔是西部最大的丝绸床上用品出口企业;六合集团已跻身全国丝绸行业40强;嘉美印染、云禾印染成为中西部地区的印染龙头企业……南充丝绸步入了重振旗鼓的黄金期。

去年,南充市丝绸服装实现销售收入397.9亿元,同比增长11.2%;丝绸服装出口7.79亿元,占全市出口商品比重的41.6%,同比增长71%。

面对喜人的数字,南充市商务与粮食局副局长何文明也有担忧,南充造丝绸产品附加值不高,且受上游原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南充丝绸虽在西部叫响了,但在全国来看,还处于大而不强阶段,设计工艺、科技含量、品牌营销等都是短板;同时,南充难觅知名品牌产品;短期内,资金、技术、人才等瓶颈难以突破。”

提质

技术改良创新,品牌抱团出海

在张平即将上报的方案中,丝绸展示展销将作为明年中国西部国际丝绸博览会的核心活动。“我们计划组织100家中外知名企业,以及省内50家企业参展,还拟邀请国内外参展客商600人,专家学者100人。”张平说,在规划的五大展馆中,不仅有区域合作馆,还特设国际合作馆,邀请主要丝纺服装生产、消费国家或地区企业参展,展示“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丝纺服装及特色产品。

目前,南充正加大个性丝绸产品定制,分别与意大利纺织商会、阿联酋商务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在美国、德国、巴西、印度等地设立营销办事处,加快建设丝绸服装出口基地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同时,技术升级苦练“内功”。目前,南充已研制出全国首台智能化自动养蚕机和高效节能环保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南充还投入5亿元引进了意大利、法国剑杆织机、电子提花机等226台主要工艺技术设备。

此外,集群发展创品牌。南充正加速创建“中国绸都南充”丝绸服装品牌体系,带动嘉陵江丝绸等17户企业集群发展。支持企业与国际品牌合作,依格尔公司产品先后获得进入美国公司的经营权和进入英国全球最著名的顶级商场HARRODS(哈罗德)的通行证。目前,南充丝绸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3个。

南充还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和中小企业倍增计划,推进蚕桑丝纺服装产业“两基地、一中心、一名城”建设,实现从蚕桑丝绸大市向蚕桑丝绸强市转变。到2021年,力争丝纺服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规上丝纺服装企业主营收入达到500亿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