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坪:昔日穷村换新颜 村民生活更美好

2020-07-29 08:10:55来源:南充日报编辑:王青山

7月14日上午10时,盛夏的烈日照在巍巍耸立的四垭梁山,晒得人直晃眼。烈日难阻山里人对发展的渴求,在寨坡村1组、4组的大片荒地上,脱贫户袁祖国等人头戴草帽,忙着将佛手树幼苗栽入挖好的土坑内,一棵接着一棵……

他们已经栽了6天,这些幼苗已栽下好几十亩,放眼望去,与临近的两座山上茂密的成年佛手连点成片。“这个月内,150亩的荒地要全部完成幼苗栽种,意味着我们村所有的撂荒土地,均纳入脱贫奔康产业园统一管理、生产。我们既能进一步增加土地租金收入,人均入园务工的时长、频率也会同步增加,收入也能稳步提高。”擦拭着额头汗水,袁祖国的言语里满是喜悦。

从2014年的省定贫困村到2017年的脱贫攻坚整村出列,再到产业发展推动消除土地撂荒、实现助农增收,寨坡村用五六年时间,跨过了几十年没翻越的“穷山”。追溯过往,一切仿如昨昔。

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村民生活

寨坡村是高坪区佛门乡下辖山村,与广安市岳池县接壤。山高沟深,是周边地区最显著的地貌特征。相比其他村,寨坡村所处位置更偏,也更险,是典型的“三山夹两沟”,加之路面且窄且陡,村民们只能沿着山势走向分散而居,这种居住方式也进一步让寨坡村交通劣势在周边区域显得愈发突出。

“2014年以前,全村只有一条1公里长的硬化路,入组入户连摩托车都开不进,运东西全靠人挑马驮。”在袁祖国的回忆里,交通的劣势最直观体现在农产品的买卖上,由于交通闭塞,村里的农产品价格比其他村低了不少。以养猪为例,只能请屠夫上门宰杀成年猪,且每斤猪肉价格要比村外低2元。“我家以前也养猪,为了不吃价格上的亏,就尝试把猪吆出村卖,猪怕热、又走不了远路,好多都死在路上,价格就更低了。”袁祖国说。

交通闭塞的寨坡村还是个旱山村,过去,村里几乎无水利设施。大家只得采用土办法,用竹篾围一圈当蓄水池,挖个坑当堰塘。尽管如此,2014年以前,寨坡村每年缺水时间仍长达4个月。

交通和水利的落后,制约了寨坡村发展,也让寨坡人灰心丧气。2014年,当地被评定为省定贫困村,276户868人中,贫困户有52户178人。穷,在寨坡村成了理所当然。

2015年,高坪区纪委定点联系寨坡村,多方摸排村里致贫主因后,解决群众思想中的“负能量”、畏难情绪,在高坪区纪委看来更为重要、关键和紧迫。除了派往基层一线的3名驻村纪检监察干部日常走村入户倾听民意开展帮扶外,高坪区纪委机关还成立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小组,上至高坪区纪委领导,下至一般干部,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包村、包组、包户,思想引导在村里全面开展。“陈都,你20来岁的好小伙,窝在村里可惜不可惜?志向要远大,外出务工少说一年都能赚上几万元。”“兴全老哥,你一手石匠活,去建筑工地做工,别人抢着要,莫要有后顾之忧。”……这样的劝导、做工作,成为常态。3组脱贫户陈先志家中6口人,全家守着2亩耕地过日子,看不到致富希望的他,总是留恋麻将桌,得过且过。帮扶干部对他的关心,让他至今难忘。“把我从麻将桌上喊下来都有七八次,每次都给我耐心规划发展方向,又去我家做工作,要我儿子儿媳外出务工自立自强,还帮忙联系就业。”陈先志动情地说,以前是没人关心,现在是有人为他家担心,再不谋改变,对不起这个家,也对不起帮扶干部。如今,陈先志儿子儿媳早已外出务工,他也戒掉麻将瘾,和老伴一个务农、一个就近务工,家里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不足2000元,到2019年人均年收入突破7000元。

“2015年前,村里常住人口700多人,只有100多人外出务工,现在反而调了个头,变成外出人员700多人,留守人口只有100多人,思想观念的转变不可谓不大。”寨坡村党支部书记袁祖林发出感慨。

思想问题得到解决,心就能往一处想,劲也能往一处使。高坪区纪委监委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改善寨坡村交通闭塞情况,2016年以来,当地共新建组道路12公里、入户便道6公里,组组通上水泥路不说,家家户户出行都有了代步工具,人挑马驮搞运输的窘境一去不复返。交通的便捷,给基础水利建设同样打下坚实条件,近年来,寨坡村从过去没一处像样蓄水池,增加到了23处成规模蓄水池,从5个土堰塘,到如今13个水泥山平塘,且家家户户打了井,用上放心水。现在村里常年不缺饮用水,出行不愁,饮水、生产不愁,让寨坡村村民的生活更有盼头。

建起产业园 带动村民脱贫

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势必造成村里土地闲置,而交通问题的改善,也让招引产业项目进驻有了条件。闲置土地成了寨坡村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2017年,在高坪区纪委帮助下,占地300亩的佛手产业园、400亩的花椒产业园先后在寨坡村落户。“两个产业园的最大优势在于大业主在其他乡镇也有相关产业或配套产业,形成了产业供应链,确保了产出的产品有市场销路,能给村民带来实惠。”高坪区纪委监委驻寨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易剑说。

对村民来说,实惠还体现在入园务工收入上,两个产业园共吸收30余户脱贫群众和非贫困户长期务工。以佛手产业园为例,每年用工天数近150天,按照人均40元一天计算,务工村民每年仅在佛手产业园务工就可收入6000元,还不包括每亩地一年的土地租金和贫困户产业周转金入股分红的收入。2019年,两个产业园均初见成效,佛手卖出20余万元、花椒分红8万元,2020年,一年产四季的佛手迎来丰产期。今年以来,佛手产业已获利近60万元。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两大产业园的用地量逐年增加,如今,寨坡村佛手产业已占地750亩,今年将增至900余亩,花椒产业占地500亩,一片产兴业旺。

脱贫攻坚以来,高坪区纪委监委还帮扶寨坡村6户贫困群众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2户贫困群众完成C、D级危房改造,51户贫困群众落实“五改三建”,住房安全问题全面得到解决。

如今的寨坡村,处处能感受到村民的喜悦,随意走访几户,处处透着新希望、新变化。告别危房、住上新居的66岁脱贫户严秀珍在房前种上蔬菜,喂上猪,日子明显好起来了。“两个女儿都在广东安了家,我除了今年因为疫情没去成,前几年过年都接我去团年,来回还坐的飞机哟。”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大老远就看见掩映在柿子园后的脱贫户滕邓付家的二楼墙上,新装了两台空调,走近再一瞧,院内还停放着轿车。“买车用来接送两个孙子读书用,空调是两个外出务工的儿子6月专门回来给我们买的,还拿了10多万元给我们装修房子。”滕邓付的话语里同样满是骄傲。

临别寨坡村,夕阳西下,组道上的路灯大亮,下山的路一片光明。(记者 李双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