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学生易烨听网课。
●本报记者 谯灵敏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网络课堂、在线教学“飞”入了千家万户,分散在各地的老师、学生因为一根网线紧密相连,齐上“云”端。近日,记者走进我市高校学子和老师,倾听他们“云”端学习与教学的故事。
1 武大学子南充学习 遗憾错过樱花季
说到武汉大学,就会想起那缤纷美丽的樱花。家住嘉陵区的易烨是武汉大学大一学生,对她而言,新学期最大的遗憾便是错过了校园樱花季。
“现在正是樱花盛放的季节,教学楼外、操场旁、宿舍前后一定花团锦簇,如果这时能在校园上课,那一定很美。”易烨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校园樱花开放之美都是从网上和别人的口中听说,从2019年秋入学的那一天,她便对在樱花烂漫的校园上课充满期待。2月17日原本是学校正式开学的日子,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延期开学,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老师与同学“宅”家教与学。
她告诉记者,从周一到周五,课表被排得满满当当,每天早上8点是第一节课开始的时间。“虽然跟老师不在同一个空间里,但我们也不敢搞小动作。”易烨告诉记者,各科老师会随机抽问,稍一走神便回答不上来。
上课之余,易烨每天都会通过各大网站了解全国各地疫情防控的最新动态,其中她尤为关注武汉。“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能够与老师和同学们共赏樱花。”易烨告诉记者,等到明年樱花再次盛开,她会申请作为一名志愿者,在赏花的同时为全国游客提供服务。
与武大学子易烨一样,川北医学院学生也开始“云”端上课模式。“各位同学,这节课我们来点评大家制作的就业简历。”3月17日下午,川北医学院预防医学系2016级1班刘美林正在简阳家中上网课。“我的简历侧重于大学校园实践。”……老师提出问题后,身处不同城市的同学轮流打开麦克风,介绍就业简历的制作思路。
自2月24日川北医学院网上授课正式开通以来,刘美林在家学习已20余天,每天安排得都很充实。“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等,这些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刘美林告诉记者。
作为一名医学专业学生,面对疫情,她感触良多。“疫情面前,我深刻感受到卫生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性,希望毕业后能从事相关工作。”刘美林告诉记者,她将更努力学习,以厚实的专业基础铸就职业之路。2 大学老师家中讲课 学生在全国各地听
疫情期间,学生能够做到宅而不荒,与屏幕后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密切相关。
“同学们,我是潘老师,特殊时期,我们就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开始新学期的课程吧。”2月24日,川北医学院老师潘秋予在南充家中开启了网上教学之旅。“老师好!”“期待”……语音刚落,身在全国各地的同学们纷纷留言,迎接开学第一课。
从讲台到电脑,从老师到“主播”,为了完成这一转变,潘秋予做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早在2月14日,学校就要求老师们做好网上教学的准备。”潘秋予回忆,虽然她曾接触过网上教学,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觉得有困难,如选择什么样的平台、网课怎么讲、如何确保教课效果等。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她紧跟学校的培训,向有经验的老师“取经”,每日钻研。
“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新发现和新收获。”潘秋予告诉记者,最大的感受是同学们变得更活跃了,对于很多知识难点,大家都乐于提问。而她,也在不断琢磨、不断总结,充分采用课堂讨论、设置问题等小妙招,提升教学质量,“希望通过网络平台,打造魅力课堂,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潘秋予说。
■相关链接
打出“云上组合拳” 保障线上教学质量
近日,记者走访了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等驻市高校,各学校都在抓好疫情防控、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打出“云上组合拳”,加强统筹,优化安排,全力保障线上教学质量。
记者从西华师范大学了解到,春节过后,学校即提前谋划,着手制定在线教学工作方案和各类应对预案,3月2日正式开课。截至目前,学校749门课程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和网络社交平台亮相,20194名学生和969教师在“空中课堂”见面。
同一天,西南石油大学也正式开学,师生跨越地域界限,在“云”端共赴一场教与学之约。“线上教学倒逼教师思考教学方法改革,对整个课程教学设计进行重新规划。”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学校安排,1-4周已开课的课程5-8周将继续按照课程表实施在线教学,5-8周还将有新开课的课程。
“为了不让一个同学掉队,我们想了许多办法。”川北医学院学生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月24日,学校开启“云课堂”,为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体验有质量的在线教学,学校积极联系电信、移动两大运营商,为同学免费宽带升级及发放暖心流量,全力做好“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条件保障。其中,一万余名学生获得流量补助,759名建档立卡及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电信校园卡用户学生享受流量费用全额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