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厂房变景点 千年绸都成名片

2021-12-22 07:43:34来源:南充晚报编辑:王青山

俯瞰六合丝绸文化产业博览园。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梁洪源 摄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柴梓嫣

枯黄的落叶铺垫在石板上,连接起去往四合院、老茧库、老厂房的道路,游人织起张张笑脸。近年来,南充不断探索“工业+旅游”模式,让一个个工业旅游目的地构成了南充旅游新业态版图,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活力。

1工业遗产变身网红打卡地

源远流长嘉陵江,千年绸都南充城。南充,又称“丝绸之都”。当你迈进位于都京街道的六合丝绸文化产业博览园,透过斑驳的光影,踩在轻柔的落叶之上,手指拂过厂内的煮茧车间、立缫车间、复摇车间、自动缫车间,又走过茧库、职工食堂等,每一声呼吸,每一次驻足,每一个凝视,都能让你感受到丝绸文化留下的美好记忆。

“我们每年都会来这里游玩。”家住顺庆区人民中路的市民刘星明站在六合丝绸文化产业博览园内拍照留念后,他告诉记者,每年秋冬时节,自己和家人都会到该博览园观看满园银杏。

据了解,目前,六合丝绸文化产业博览园内有200多株银杏树,其中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有60多株。每年秋冬季节,满园银杏便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让六合丝绸文化产业博览园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一处工业遗产,如何摇身一变成为旅游目的地?“作为中国存续时间最长的国有丝绸名企,我们从蚕桑丝织技艺、习俗、传承人多角度力求做到原貌展示,通过生产性方式,原汁原味地保护传承‘丝绸文化’。”四川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一珍贵的工业遗产,2015年,该公司启动了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成立保护机构,制定保护办法,普查登记入档,修缮历史建筑,修复机器设备,整理文史资料,打造景观景点,开展工业旅游。如今,六合丝绸文化产业博览园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达3000万元,被誉为“中国丝绸工业活化石”,已成功申报为四川省级工业遗产。

2景区工厂感受工业游魅力

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位于嘉陵区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内。每到节假日,总能看到一辆又一辆来自成都和重庆的旅游大巴缓缓驶入其中。

12月19日,记者走进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看到馆内收集、整理、复制了从古至今从栽桑养蚕到丝绸织造等方面的器具和实物。在一台大型束综蜀锦花楼提花织机旁边,是仿古复制的中国从古到今的脚踏缫丝机、缂丝机、云锦提织机等。

“这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个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该馆是集丝绸历史、文化、展销为一体的丝绸体验馆,这些木织机全用手工操作,能织出壮锦、蜀锦、宋锦、云锦等丝绸制品。”馆内工作人员一边演示古代丝绸织造过程,一边向游客介绍我国的丝绸文化。据悉,该馆主要涵盖了收藏、传承、教育、纪念、旅游、休闲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可向游客展示南充丝绸历史文化。

“这里是非常值得前来游玩的地方。”参观完该博物馆,来自成都市金牛区的游客王敏告诉记者,在这里,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大型束综蜀锦提花织机、缂丝机、云锦提花织机等,还能现场操作纺织机械,体验织绸的乐趣。

不管是六合丝绸文化产业博览园,还是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都只是我市探索“工业+旅游”模式的缩影。近年来,随着南充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承载工业记忆的老旧厂房,通过文化创意改造,焕发了“第二春”,成了旅游休闲的新景点。

“我市通过‘科技与传统、现代与历史、重工业和轻工业’相结合的方式,推出了一条以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为纽带的工业文化精品研学线路,让大家可‘沉浸式’体验南充工业文明。”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将乘势而上,努力打造工业旅游独具魅力的风景线,让南充的工业旅游源源不断带给游客新的惊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