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党群“微关系网” 阆中天宫镇乡村治理更精细

2020-11-25 08:20:3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青山

四川在线记者 蒲南溪

11月15日,阳光灿烂,阆中市天宫镇杨寺垭村村民何文贤和老伴在院坝里闲坐聊天。而就在一年前,何文贤还是一名“空巢老人”,儿子一家都在广东打工。今年一月,结对党员何正杰为他介绍了一位本村老伴,并且做通了何文贤子女的思想工作,让两位老人能够相依为伴。

自从去年实行乡镇区划调整,天宫乡和天林乡合并为天宫镇,随着镇域范围的扩大,乡村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天宫镇创新推行党群“微关系网”工作模式,发动党员和村民结对。党员们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服务群众,推动该镇基层治理工作全面提升。今年年初,天宫镇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治理试点镇。

双向选择 党员群众“结对子”

“以前,由于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载体,基层无职党员难以真正发挥联系服务群众的纽带作用。”天宫镇党委副书记张文超介绍,天宫镇在全面摸清辖区党员和群众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双向选择”原则让党员与群众逐一“结对子”。

“如今,我们这里家家户户墙上都挂有‘党员联系群众明白卡’,党员姓名和电话、承诺事项、监督电话等信息都在上面,更加方便我们随时联系、求助咨询、反映问题。”天宫镇天宫院村村民唐中国说。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结对子的关系是基于党员和群众的“双向选择”。在职党员、无职党员、外出党员等以亲戚、邻居、朋友等,分别负责联系困难群众、普通群众和外出群众。通过党员主动认领、群众自愿选择、支部统筹安排等途径,每个党员对口联系5—20户群众,并在村党支部统一建立工作台账。

今年以来,该镇521名党员与8个党支部签订“履职承诺书”。同时,工作制度也更加明确,即责任党员每月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包联群众至少进行一次联系,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察民情、暖民心、解民忧的入户走访,每年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和诉求至少为包联对象办一件好事实事,真正系紧“关系带”。

建立机制 党群联系更紧密

“没想到这么快就卖出去了,而且比去年还增加了2000多元。”在谈到今年的收入时,天林社区脆李种植户缪永乐难掩喜悦。缪永乐种植的30多亩青红脆李滞销,联系党员冉刚了解情况后,主动对接联系市场,顺利卖出剩余的3500余公斤李子,帮助缪永乐实现收入近4万元。

如今,走进天宫镇五龙村游客接待中心,进门的显眼位置就是“农产品代售区”。“为了让农特产品找到好的销路,卖出好的价格,许多联户党员主动联系电商促销或直播带货,在客流量较多区域设置销售专区。”五龙村党支部书记、游客中心负责人张均说。

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天宫镇在开展“结对连心”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必知四必谈五必访”上门要求,即党员对所联系群众:家庭情况必知、思想状况必知、基本素养必知,邻里纠纷必谈、行动反常必谈、工作变动必谈、遭遇挫折必谈,节日必访、生日必访、有难必访、大病必访、过世必访,明确了上门服务的基本标准。

“没想到这么快就卖出去了,而且比去年还增加了2000多元。”在谈到今年的收入时,天林社区脆李种植户缪永乐难掩喜悦。缪永乐种植的30多亩青红脆李滞销,联系党员冉刚了解情况后,主动对接联系市场,顺利卖出剩余的3500余公斤李子,帮助缪永乐实现收入近4万元。

如今,走进天宫镇五龙村游客接待中心,进门的显眼位置就是“农产品代售区”。“为了让农特产品找到好的销路,卖出好的价格,许多联户党员主动联系电商促销或直播带货,在客流量较多区域设置销售专区。”五龙村党支部书记、游客中心负责人张均说。

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天宫镇在开展“结对连心”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必知四必谈五必访”上门要求,即党员对所联系群众:家庭情况必知、思想状况必知、基本素养必知,邻里纠纷必谈、行动反常必谈、工作变动必谈、遭遇挫折必谈,节日必访、生日必访、有难必访、大病必访、过世必访,明确了上门服务的基本标准。

自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开展以来,天宫镇的群众信访量下降40%以上,基层矛盾纠纷大幅减少,逐渐形成了“小事找党员、大事找支部”的良好社会氛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