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率先启动城乡一体化供水,资金和管护难题如何破?

2020-07-30 15:07:3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青山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王成栋 侯冲)“一年医药费少花上千元。”7月21日中午,谈及农村自来水的好处,孙永芳的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这位南部县五灵乡丁字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说,自来水让自己身体变好,有机会出去打工或搞养殖。

丁字桥村并非个案。南部年均降雨量仅为全省平均值的一半,村民们吃水多依靠堰塘和深水井。但南部地下水中碱等元素含量超标,长期饮用极易生病。病穷不分家,2014年,南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30%与饮水不安全有关。放眼全县,42%的农户喝不上“放心水”。

2014年末,南部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和拔除穷根的关键举措,在全省率先启动城乡一体化供水。那么,这条路走得通吗?

怎么建?

从江河和水库取水,四条路子“凑”齐建设经费

“听说户户通自来水,大家第一反应是:咋可能?”南部县东坝镇党委副书记斯冰说,在基层看来,水源和资金是两大拦路虎。

地下水不行,只能靠地表水。南部县水务局局长何会说,综合水质、水量等各方因素,能够承担水源地重任的,只有嘉陵江、西河和升钟水库。这也意味着,所有的工程布局只能围绕两条江河和一座水库展开。

这也增加了建设成本。2014年初,南部拿出了建设方案:依托前述两条江河和一座水库,修建九处大型自来水厂和九条供水主干管网。不过,总投资高达13亿元。对国家级贫困县南部来说,这是天文数字。

“想要治贫,就得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南部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在多方论证后,当地提出了向上争取、本级保障、社会融资、向下开源四条路子。

2014年至今,南部累计向中央和省级累计争取农村安全饮水项目资金2.5亿元,县级财政总共挤出0.5亿元。

向上争取和本级保障的资金有限,更多的钱,还是靠市场化融资和群众筹资。何会介绍,南部以全县供水收益抵押等方式融资4亿元。而群众筹资的热情更高——当地大部分村社支线管网均由农户投工投劳和筹资修建,“到目前,全县群众累计筹资6亿元,用于入户水表和入户管网安装铺设。”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南部全县810个村共计89.5万农村人口吃上自来水。

怎么管?

三级管护体系覆盖全部水厂、管网,一退一进管好水源地和制水环节

“以防万一。”用上自来水已经快三年,东坝镇打鼓山村村民谯国明仍保留着扁担。他担心的是:水管谁来管、水质能否达标。

供水行业向来“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南部城乡自来水管网总长数千公里,到底怎么管?

“建立三级管护体系,明确水厂、主干管网和‘毛细血管’责任主体。”南部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九个水厂交由南部县城乡水务有限公司统一运营。九条主干管网和附属加压泵站,由10个片区供水服务中心管护。各乡镇供水营业所,则承担村镇管网的日常维护和水费收取。至今,南部未因管网损毁等原因发生大面积停水事件。

管网有人管了,水质又该咋保障?

“管好缸里的水和管子里的水,就是从源头到龙头了。”何会说,“缸里的水”是水源地;“管子里的水”是生产加工的自来水。

管好“缸里的水”靠退。借助河长制实施和中央环保督察,设置4个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迄今,累计关停养殖场230个,取缔网箱4931口。

保障“管子里的水”靠进。南部县委负责人说,进有三招:将省上规定的46项水质检测指标增加至48项,实现矿物质全检测;各水厂均建立水质检测室;建立县级智慧化水务管理平台,实现制水环节在线实时监管。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最后的盲区发动总攻。”何会说,距离南部所有农户吃上自来水的日子,越来越近。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