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农采收蚕茧
六合丝绸博览园(资料图)
7月1日,在高坪文化艺术中心,本土大型杂技情景剧《东方丝源》排练正在进行,惊险奇绝的故事演绎出悠久的“绸都”历史和高坪儿女奋斗不息的精神。“这部作品将在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隆重推出,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南充市杂技团团长赵智敏说。
“如何用活丝绸这张名片”是高坪区一直以来的思考。近年来,该区聚焦蚕桑养殖产业绿色发展、丝纺服装产业创新发展、丝绸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逐步构建形成以“丝绸”为核心的农业、工业、旅游产业全链条,历史文脉与城市更新有机融合,一条全新的丝绸之乡新“丝”路日益成熟。
从茧到丝蚕桑养殖产业向绿色要效益
高坪区桑蚕养殖历史悠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家种桑、户户养蚕,颇具规模。然而,这种村民自养模式竞争力小、抗风险能力弱,经济发展的“劲”提不上来,蚕桑产业逐渐没落。
2020年,该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633”行动,蚕桑产业走上标准化、绿色化发展道路。招引业主建现代化标准养蚕大棚、下派专业人才给予技术支撑、建设粮经复合现代蚕桑基地……系列举措实现了村民致富。
为保证品质,高坪区坚决贯彻全流程绿色养殖———在粮经复合现代蚕桑基地采取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在蚕砂回田时避免病虫二次传播,在养蚕基地建设小蚕共育室、储桑室、调桑室、消毒池、蚕砂处理坑,引入专业设备,推广生态养殖。
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因势而谋、应势而动,蚕桑产业成为村民短期见效、长期增收的绿色致富产业。目前,该区已建成5000亩粮经复合现代蚕桑基地、10座现代化标准养蚕大棚,同步发展茧蚕、僵蚕、桑枝菌产业,有效带动石门楼村、硝厂村、老场垭村、熊家桥村300余户村民增收。
从丝到被丝纺服装产业向创新要动力
栽桑、养蚕、育种、蚕茧生产,高坪区以“绿色养殖”保障蚕桑产业的品质。缫丝、织绸、印染、服装加工,该区丝纺服装产业则弥漫浓浓的创新气息。
“夏季气温升高,我们用桑蚕丝制作蚕丝被,蓬松吸汗、透气性好、花色新颖、款式多样,广受欢迎!现在车间近1100人正在全力赶制订单。”走进南充富安娜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条流水线上生产设备满负荷运转,公司办公室主任祁爱强介绍,公司以桑蚕丝为原料的产品有70余种,今年上半年产值达5个亿。
作为老牌丝纺服装企业,富安娜落户高坪区10余个年头,如何让产品持续受欢迎?一组数据可以说明,2021年该公司瞄准中高端路线,研发新花产品448款,研发置换新型单针机实现生产速率提升24%,建成投用1.8万平方米的富安娜电子商务家居产业园,实现10条发货线、日均线上发货达4000单。
目前,高坪区丝绸服装全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本地丝绸企业不断加强与国内知名丝绸、纺织企业合作,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完整、集群效应凸显的良好格局,为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打造现代产业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从丝到景“丝绸”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在高坪区都京街道有一座六合丝厂,1912年由民主革命家张澜创建,六合丝绸博览园被评为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享中国丝绸工业“活化石”美誉。
如何让这一地标性文化建筑“活”起来、“潮”起来?今年,该区立足“世界丝绸源点”主题,采取“旅游+文创”的发展路径,坚持“工业为核、文化为魂、旅游为翼”,在传承与创新上面做文章,“修旧如旧”保护丝绸工业遗址,“活态传承”激发丝绸文化活力。31个实实在在的项目落地,为这一工业遗址注入了“新鲜血液”。
丝绸文化弘扬不只是在城市建设领域,还要延伸到产业、文化等领域,这是高坪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落脚点。
夜幕降临,江东大道热闹非凡,以“千年丝绸、时代高坪”为主题,5公里沿线全新打造的丝路追光、丝线乐园、光影蚕声、时光高坪、世界丝绸源点精神堡垒等惊艳亮相,把江东大道变成一条有文化场景、真实业态、互动体验的滨河长廊,让市民游客玩耍中了解到丝绸源点的古韵和神奇。
游览今天的高坪,游客驿站、城市广场、下穿隧道……以蚕茧、蝴蝶、丝绸等为灵感的标识、图像随处可见,以丝绸为灵感的文创产品创意频出,“丝绸”文化名片随着八方来客涌入焕发全新活力,以“丝绸”为主题的全域旅游正在成型。
高坪记者站刘维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