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为群众解答“药品追溯码”相关内容。
7月1日,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从本月起,南充市所有医保定点医院、诊所、药店等机构,在涉及医保基金结算的药品销售环节,将全面推行“先扫码、后结算”全新操作流程。通过扫“药品追溯码”,可查验药品真伪,追查药品流通信息,打击倒卖药品、盗刷医保卡等欺诈骗保行为。
市民体验扫码购药药品基本信息一目了然
7月1日,顺庆区白土坝路一家医保定点药店内,市民李秀华拿着处方单购买降压药。收银台前,工作人员拿起药盒对准扫码枪,“滴”一声后,系统显示药品信息与医保平台匹配成功,随即完成报销结算。“听店员说这样能防假药、防骗保,我心里踏实多了。”李秀华向记者展示自己手机的扫码结果,药品生产批次、流通渠道等信息一目了然。
“今天已有数十位市民咨询‘药品追溯码’的用途,我们也都耐心解释了。”该药店负责人告诉记者,“扫码不仅能核验药品真伪,还能避免‘串换药’等违规行为,对消费者和药店都是保障。”
记者在南充市多所医保定点药店内看到,部分药店已经在醒目位置张贴起了“医保购药必扫码”的提示海报,工作人员对每位购药者都会主动提醒扫码流程。当市民凭医保凭证在定点医药机构购药时,工作人员会使用扫码设备扫描药品包装上的“药品追溯码”,并同步到医保信息平台进行实时核验。只有扫码获取的药品信息与系统记录完全匹配,才能顺利进行医保报销结算。同时,市民也可以通过手机扫描“药品追溯码”,查询药品的基本信息。
每盒药品对应唯一编码只允许有一次扫码销售记录
据介绍,国家医保局等4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从2025年7月1日起,销售环节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这也就意味着从今年7月1日起,医保药品“卖药必扫码,买药先验码,无码医保不结算”。对此前已采购的无追溯码药品,列入“无码库”管理,暂可进行医保结算。
南充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医保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一些不良分子动起了医保基金的“歪脑筋”。他们通过“医保取现”“高价回收”等套路,诱导参保人员倒卖医保药品。这些经医保报销流出的药品,也就是“回流药”,再次流入市场后,由于可能存在过期、储存条件不达标等问题,不仅蚕食医保基金“救命钱”,破坏药品市场正常秩序,更直接威胁群众的身体健康。
而“药品追溯码”就如同药品的“电子身份证”,每盒药品对应唯一编码,且只允许有一次扫码销售记录。一旦同一追溯码多次出现销售信息,意味着药品极有可能存在造假、回流,或是被违规“串换”销售的风险。
按照国家医保局统一要求,明年1月1日起,所有定点医药机构“药品追溯码”将全量采集上传。对此,市医保局对于过渡期内无追溯码的药品销售进行了明确规范,对药店及各级医疗机构的“药品追溯码”采集上传工作分级分类划定了时间表。(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钦豪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