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护航民营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www.scol.com.cn (2019-02-26 08:35:45) 来源:南充日报
编辑:王青山  

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南充要实现大城崛起,离不开民营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把民营经济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形成重视民营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关心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浓厚氛围。”市委书记宋朝华在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南充代表团座谈会上的讲话,更是表明市委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和鲜明态度。

2018年以来,市纪委监委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切入口,大力推行“五四三”工作法,清除民营经济发展“绊脚石”,打通服务民营企业的“快车道”,用实际行动为民营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纪法保障。

优化“五大环境” 为企业发展排难清障

2015年,市委成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将办公室设在市纪委,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将办公室设在纪委,根本目的,就是由市纪委牵头,对有关部门优化政务环境情况再监督,整治相关部门‘中梗阻’行为、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尤其进入2018年,纪委监委在优化环境上措施更加细化,责任更加明确,那就是对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服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的优化定点定人,并采取“一根竿子插到底”的方式,全方位开展服务。

各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以强有力的措施、务实的行动,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

为了更好优化五大环境,2018年高坪区纪委监委建立服务监督、定期走访、联席会议、督查问责“四大机制”,保障该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18年以来,我们确定委机关每名纪检监察干部对口联系2至3个民营企业,通过公布举报电话、在企业醒目位置张贴监督卡等形式,重点监督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吃拿卡要、收受红包礼金,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办事推诿、效率低下,强行入股企业、强买强卖等行为。”高坪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以前,跟纪检部门很少打交道,也不认为他们能帮我们什么忙,但是每个月他们都会来企业对我们做政策宣讲,告诉我们遇到办事‘中梗阻’问题应该怎么做,让我们对党纪国法更加了解,特别是看到他们不定期主动为我们通报查处的一些典型案件,也让我们对纪检部门工作变得有信心起来。”南充天太乳业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与辖区民营企业召开恳谈会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顺庆区纪委监委落实优化五大环境的重要举措。“以前总觉得这种会就是走形式,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中国重汽集团南充海乐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强起初对这种会议不以为意,但听说在外地办企业的同行因为施工许可证迟迟办不下来而焦虑时,他本能的在一次恳谈会上提出这种疑虑。“不怕困难大,就怕企业对我们不信任而不愿提。”顺庆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委很快对症下药制定出了《区纪委监委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顺庆区重点企业服务经理承诺制度》等。“别人办几年都办不下来的施工许可证,我们在南充,相关负责人全程陪同,一个工作日就全部搞定。”如今回想起来,曹强依然对南充优化环境的举措而感动。

2018年,嘉陵区纪委监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权平台规范运行的通知》,坚持每月抽查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情况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情况, (紧转2版)(紧接1版) 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蓬安县纪委监委协助县委制定《蓬安县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方案》,重点解决政令不畅、政策执行走样,作风不实、服务环境不优,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法治环境不优等七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措施,也赢得了民营企业的由衷赞扬。

开展“四大清理” 为企业发展“瘦身减负”

优化环境仅仅是一个方面,还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留得下来,站得住脚。为此,2018年,市纪委监委一并启动了“四大清理”活动,即清理涉企收费、清理中介服务、清理政策兑现和清理要素保障,监督相关部门简程序、降成本、减负担、提质效,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2018年以来,全市一共清理不合理证明250项,保留证明事项14项,最大限度减少了企业负担和办事成本。”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没想到,我们企业用地难问题这么快就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感谢顺庆区纪委为我们牵线搭桥。”四川天喜车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作为一家集新能源汽车空调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现厂区生产场地狭窄,无法引进新设备和建设新的生产线,一度制约该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顺庆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开展清理要素保障环节中,了解到该企业的用地难问题,第一时间就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对接,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向区政府请示,拟为企业征地60亩,实施迁建扩能建设。目前,这个项目协议初稿已经完成,后续工作也正在加快推进。

围绕“四大清理”,2018年以来,市纪委监委督促发改、民政等部门出台《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办法》;督促财政、税务、投促等部门逐项梳理并公布中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财政补贴及奖励政策;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完善水、电、气公共服务应急管理联动机制;督促相关部门开展政府与企业间的土地办证、融资贷款等合同性、政策性历史遗留问题核查,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施“三大监督” 确保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谁干预,谁背时!谁破坏,谁倒霉!谁伸手,谁被捉!近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挺纪在前,坚决维护民营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优化发展环境绝不停步。

记者从市纪委监委获悉,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为此实施了“三大监督”行动,即创新“常态+暗访”监督、创新“集中+专项”监督和创新“互联网+”监督,紧盯企业发展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让企业发展安心、舒心、放心。

创新“常态+暗访”监督,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每年对市政协、优化办联合开展的软环境测评收集到的问题,采取发“点球”方式督促整改。

“项目申报、审批服务人员态度差,有待改进。”这是2018年,市政协在仪陇县就当地营商环境调查分析与研究中,反映的问题之一。仪陇县纪委监委随即介入,由当地政务中心每天安排一名带班领导、两名值班人员采取定期巡查方式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巡查。定期不定期会同政府办、优化办进行联合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当面一一反馈,情节轻微的当场纠正,情节严重的发整改函,启动问责程序。“通过这种监督,上述相关举报投诉量已经明显下降。”仪陇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建立“纪检监察110”制度。市纪委监委明确要求,在每个企业公布县(市、区)纪委联系干部照片、电话、举报范围,畅通企业举报渠道。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相关信访举报23件,并对受理件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反馈。同时,深入企业了解是否存在政府部门推拖绕躲、吃拿卡要等问题,约谈23人,立案调查2人。

通过创新“集中+专项”监督,2017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中梗阻”典型问题137件,组织处理154人,纪律处分82人。在创新“互联网+”监督过程中,始终聚焦经济发展环境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典型问题,通过每月开办1期《阳光问政》、每年开办2期《阳光问廉》全媒体直播节目,畅通96960行政效能热线,倒逼问题整改,严肃追责问责,净化营商环境。2017年以来,市本级举办《阳光问政》24期、《阳光问廉》4期,公开曝光典型问题83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人,组织处理135人。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日前,该委已经出台《南充市关于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15条措施》,支持各级领导干部按照“讲党性、交朋友、重原则、守底线”的要求与企业家打交道,实现政商双方“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让“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成为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重要保障。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