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全国人大代表郑晓幸:传统艺术要想叫好又叫座 必须跟着90后00后一起走

www.scol.com.cn  (2018-03-06 10:27:32)  来源:封面新闻  
编辑:王青山  

封面新闻记者 田雪皎 北京摄影报道

2018年2月15日,南充的民俗节目《亮花鞋》亮相春晚舞台。10天后,2月25日,平昌冬奥会上,南充大木偶“北京8分钟”惊艳世界。

春天里,传统文化艺术让“南充”成了四川热词。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说,传统文化艺术光鲜的背后,也藏着一段苦恼与艰辛。传统艺术作品要叫好又叫座,能像电影院一样天天有观众、天天有演出,必须创新艺术表现和传播形式,引导传统文化艺术市场,和“90后”“00后”走到一起。

现状

光鲜的背后暗藏苦恼

2200年历史沉淀,南充是四川文化资源大省。郑晓幸说,经过全省上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后,南充还有歌舞团、木偶剧团、川剧团、杂技团4个国有文艺院团,在全省其他地级市属于少有,“四个专业院团在一个市那么密集,除了成都,最多的就是南充,而且南充这些院团都和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紧密联系。”

从“亮花鞋”到大木偶大放异彩,一些舞台艺术作品走出南充、走出四川乃至走出国门。郑晓幸认为,近年来,南充四大院团创作了一批好的艺术作品,沉淀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加大对文化投入力度,让南充的艺术创作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井喷。

“传统艺术繁荣的背后,都面临着很多艰辛和苦恼,南充如此,四川如此,国内也是如此。”郑晓幸说,虽然文艺院团生存的条件这些年在改善,政府的投入也在加大,但实际上生存发展的压力仍然很大,主要表现为艺术创作的投入普遍不足,政府支持的力度还需要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人青黄不接,“另外很重要的就是,文艺院团自身在艺术创作中间,很难把思想性、艺术性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很难产出既叫好又叫座的艺术产品。”

探因

群众艺术消费观未形成

南充是四川第二人口大市,总人口超过750万,是川东北的中心城市。郑晓幸认为,南充文化消费潜力巨大,而且应该有成熟的消费群体存在。

“但我们还局限在送文化、送艺术。”郑晓幸一语道破现实,传统文艺走入寻常百姓家,还停留在依托了政府购买服务,组织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层面上。“自己掏钱买艺术、欣赏艺术,这种新型文化消费在这些中等城市中间还没有形成,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

郑晓幸说,目前文艺的业态,没有真正的与旅游业的发展、与老百姓的文化消费升级对接起来,“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文艺院团在表面光鲜的背后生存的困难,生存的压力。”

“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的是对文化生活的追求。”郑晓幸说,过去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是美不美好的问题,文化消费需求在上升,但一些城市在培育文化消费方面关注不够、着力不够,真正的文化消费市场没有形成,新型的文化消费群体没有形成。

“传统文艺院团如不深化改革,创新拓展,生存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窄,这具有普遍性,除成都以外。”郑晓幸认为,四川二三线城市文化消费市场还未形成,文化消费比较突出的是电影消费,掏钱看电影成为文化消费新常态,但掏钱看戏看剧,购买各类艺术品的新型文化消费还没有形成。

从文艺院团内部找原因,郑晓幸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喜欢单一的接受政府采购,不敢去面对市场,“南充木偶剧团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之所以能够成活,是他们早就有了市场意识,比如,2005年与峨嵋山旅游景区合作至今。”

出路

文旅融合走到年轻人群中去

怎么才能突破现实的尴尬与困境?郑晓幸认为,关键在改革创新,转变发展理念,转变艺术创作理念。

郑晓幸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府要加大创作扶持的力度,让一批贴近时代的好作品出现,同时也应加大文艺院团社会购买扶持的力度,把即叫好又叫座的作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送到基层,送到社区,送到欠发达的地区。“南充这些年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在加大,也培育了庞大的潜在文化消费群体,所以我们下一步要观念一变,要从送文化到买文化转变。

郑晓幸调研掌握的情况是,目前旅游消费的人很多,但是旅游消费的方式也很单一,对四川来说,人均消费的金额也很低,这说明旅游消费的链条很短,“短就短在文化消费不够。”

“旅游摆脱传统文化,就会出现同质化。”郑晓幸认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趋势,传统文艺应该与4A、5A级景区深度融合,艺术创作生产应与旅游产业链结合,拉长旅游链条。

“排浪式的消费已经解除,现在的消费,特别是文化消费正在转型升级。”郑晓幸说,在新的趋势下,要从过去送文化、送艺术,转变为买文化、买艺术,特别是培育一批爱艺术、懂艺术、会享受艺术的城市文化消费群体。“现在城市中间,特别是我们现在90后、00后的文化消费空间很大,要设法把他们引导到我们传统的艺术市场中去。”

郑晓幸认为,戏曲演艺再现形式特殊,具有不可复制性,一场演出就是一场演出,在互联网时代,要创新传播手段和形式,把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植入到信息化中,实现线上线下互动。“现在90后、00后工作节奏比较快,有些很难到剧场,但他们离不开手机,艺术也要实现文艺+与互联网+融合。”

“说你的文化这样优秀,那样优秀,只是少数人在看,或者在一些重大节庆上点缀一下,那形不成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态势。”郑晓幸说,培育新型文化消费,引导文化消费十分重要,早期培育演艺市场中,政府可以发放一些惠民券,但光靠政府送票也不行,比如两三年后,成都人民南路两侧到天府广场,10多个全国一流的场馆,怎么才能吸引老百姓?只有天天有演出,天天有人消费才养得活,不光是院团,包括一些艺术馆、美术馆、艺术家都应该盯住艺术市场,盯住各类艺术消费群体,特别是盯住90后、00后年轻的艺术消费群体,通过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