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600年风雨 李渡码头退出江湖

2020-08-25 08:28:50来源:南充日报编辑:王青山

嘉 陵 区 李 渡镇, 位于嘉陵江中游西岸, 场镇距南充市城区35公里,是周边乡镇群众的物资集散地。

7月30日下午14时36分, 李渡嘉陵江大桥全桥贯通。建成通车后,将极大改善李渡镇嘉陵江两岸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而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李渡码头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大桥贯通 承载人们美好愿景

近日,记者来到李渡码头,江面约有400米宽,对岸青山滴翠,远处隐隐约约看得见一些房屋。江边停靠着3艘渡船, 渡船里坐着等待开船的村民, 在码头上大约有20余名当地群众在等船过江。 还有工作人员在测量体温和维持秩序, 现场大喇叭不时播放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以及乘船安全知识。

一名刘姓的女乘客告诉记者, 她是李渡镇人, 到嘉陵江对面,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前几个月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临时关闭码头,到嘉陵江对岸去,走路要1个半小时,现在方便多了。“据说李渡嘉陵江大桥今年要通车了, 我相信以后我们出行会更方便。” 刘姓女乘客对记者说到。

前李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禹玉海告诉记者, 他今年53岁,是土生土长的李渡人,李渡码头是李渡标志性的建筑,是每个李渡人的回忆。 走亲访友、赶场、就医必须要乘船过江,不然走路要走一个多小时。现在李渡嘉陵江大桥即将通车,对李渡人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大大方便了两岸百姓的出行。

“我从几岁就开始跟着父母在李渡码头乘船过江,以前在码头等船都要排队, 遇上有雾的天气,或者汛期,都不会开船,晚上还会封锁渡口。 现在桥快修好通车了,我们都很期待。”禹玉海对记者说道。

码头记忆 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

在禹玉海的记忆里,以前每年6月, 李渡码头都要举行盛大活动,场镇居民会不约而同地来到码头,观看划龙舟和抢鸭子比赛。“当时那个活动规模还是很壮观的, 每次划龙舟都有10艘船,每艘船上都有12个人,大家还要穿着印有李渔翁画像的特制背心。”禹玉海告诉记者,在居民心中,划龙舟不仅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同时也是用这种古老且隆重的方式纪念李渔翁。

今年29岁的张卫也是土生土长的李渡人, 她告诉记者,小的时候一到夏天,父母就会带她去江边游泳、 抓鱼,那时还有好多小伙伴一起玩耍,那段时光是她童年最美的回忆。特别是当场天,赶场就在江边,非常热闹,她最喜欢的就是赶场。以前江边是泥巴路, 码头改造后铺的水泥石子路,增加了很多游乐设施,晚上也很热闹。

据张卫讲, 她在江对岸上班,每天都要乘坐轮渡过江。不过遇到大雾天气和涨水,船要停航,不能乘船,只有请假,有时下班停航回不了家,非常不方便。现在李渡嘉陵江大桥即将通车, 她非常开心,以后上班下班就方便多了,不用担心轮渡停航。

渡改桥后 开启新的美好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 李渡就很热闹。当时李渡有两种船,一种是可以过河的客运船, 上至高坪区的青居, 下至岳池县的歹溪, 全长71公里, 辐射周边十几个乡镇。另一种是上起广元、 下至重庆的货运船。李渡至重庆,一般是将南充的蔬菜、水果、粮食、广柑、生猪等运往重庆,由于是顺水而行,大致需要3天时间。重庆至李渡,运送的是石灰、煤炭、水泥等物品,由于是逆流而上, 一般需要半个月左右。

“这个因水而生的全省首批重点小集镇, 不仅有着全省最大的内河航运码头, 还是南充最大的水运码头。”嘉陵区李渡镇副镇长石骊告诉记者, 水码头李渡已有长达600多年的历史。

李渡嘉陵江大桥项目现场负责人邹品德告诉记者,以前李渡人过江, 只有靠乘坐轮渡,不过时常发生水上交通安全事件。居民也提出过希望能够修一座桥,连接两岸,方便市民出行。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场勘测,最终决定修建李渡嘉陵江大桥。“在2017年大桥开工时,就有不少当地百姓前来送水,说桥修得好,是件惠民的大事,方便百姓出行。”邹品德说。

据嘉陵区地方海事处处长费文华介绍,李渡码头是全省最大内陆客运码头,年客流量近100万人次, 年货运量逾100万吨。最初的李渡码头只有150米长的岸线, 通往码头的通道凹凸不平且十分狭窄,通过一番改造,如今码头变成了功能分区, 人货分流,有花园、草坪、绿荫带、雕塑、停车场、候船室等设施配套的集乘船出行、 货物运输、 防洪度汛、 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广场码头。 平时每天轮渡运行约100个来回,当场天则要运行约300个来回。李渡嘉陵江大桥的修建是一件好事, 两岸百姓从桥上通行, 有效地降低了水上安全风险,而且随时都可以过往,非常方便。

南充晚报记者 韩顺顺 文/图

延伸阅读

李渡的传说

李渡历史悠久,物华天宝, 英才辈出,西靠狮子山, 东靠嘉陵江,依山傍水,水陆码头,市景繁华,商贾云集,明朝镇旧址在今嘉陵江北上游3公里处,旧名羊耳镇,明朝末年毁于战火,清朝初期迁址牛车坝 (今李渡)。相传,几百年前,有一李姓男人携家人来到嘉陵江边居住, 隔江相望,看见嘉陵江对岸老百姓因没有船只而无法过江,李姓男子就在牛车坝购田土60多亩,出租他人耕种,作为一家人生活用度,并在江边置办了一艘木船,长年累月给沿江两岸百姓免费摆渡,人们感激李姓男人,就将牛车坝嘉陵江渡口称为李渡。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