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抱团闯市场 小业主搞大产业

2017-03-09 08:20:3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青山

四川在线讯(记者 伍力)天气渐暖,大春生产在即。2月22日上午,南充市农牧业局农技站副站长蒲春雷的手机铃声不断响起,“联合社的业主们都打电话,询问农用物资准备情况。”

去年南充市粮食总产量突破315万吨,连续14年位居全省第一。但由于长期分散销售、缺乏市场知名度,一直处于“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境地。

如何破题?去年,由市农技站牵头,南充成立首个粮油专业合作社联合社,8家粮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等联合,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检测、统一使用“果城”“果州”等品牌。

第一个给蒲春雷打来电话的,是顺庆区顺风农机专合社负责人李艳,“田土已经开始翻挖,就等着联合社统一提供种子了。”李艳有点着急。

顺风农机专合社流转了近400亩地种粮食,但由于没有大米生产许可证,一直只能卖散谷。“每公斤2元左右,效益迟迟上不去。”去年,顺风农机专合社加入了联合社。“利用联合社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的优势,大米卖到了每公斤9.8元。”同时,由于生产环节中统一采购,“生产成本也降低不少。”

根据联合社要求,成员单位还根据自身优势进行分工协作。西充县泰森粮油专合社有开发稻米副产品的优势,联合社便安排其对稻谷制米过程中产生的稻壳、米糠、碎米等进行开发利用,“一来可以物尽其用,二来可以降低联合社的生产成本。”

为避免低价恶性竞争,联合社统一制定营销价格,并统一进行品牌授权管理,对成员使用公用品牌实行一年一授权。目前,联合社大米不仅在南充热销,还卖到北京、武汉、上海等地,去年以来已销售1万多公斤。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今年联合社还打起了“绿色”牌。据蒲春雷介绍,除改变生产方式外,“全部使用国家二级以上优质稻品种和高效肥、低毒低残农药。”联合社还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向绿色、有机产品发展,并稳步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粮油产品。”

春节过后,联合社成员——天成粮油专合社的负责人杨成银就往300亩稻田里投放了鸭苗。杨成银介绍,今年将采用综合种养的方式,提高水稻品质,“鸭子吃草吃虫,少用农药,粪便还能做肥料。”杨成银算了一笔账,每亩养鸭15只左右,每只能卖50元,农药和劳动力每亩可节约200元,“一加一减,增收节支的效果就出来了。”

据了解,为保证品质,联合社还统一指定检测机构,免费为入社业主进行产品收前检测。

点评

南充市农牧业局副局长黎德富:通过成立联合社叫响品牌、抢占市场,实现增收,反过来又能促进优质粮油发展。而要有效联合各个粮油种植业主,关键在于打造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伴随规模的扩大,联合社还将提供原料生产、市场营销、技术培训指导等一系列服务,最终形成“小业主、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编辑推荐